近些年,企业团建掀起了大漠潮…
腾讯、奥迪、微软中国、可口可乐中国、中信银行、巨人集团、南航集团、吴晓波频道中国企投家、罗辑思维朋友圈、长江商学院等知名企业都先后深入大漠……
大漠中到底有什么?归来后的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改变?
狼途采访了一位今年才参加库布齐沙漠团建的学员。
他说:出发前,家人朋友都打趣我这“油腻中年”能不能坚持完成这趟大漠之旅,我看着自己隆起的小肚子,心里也有些忐忑。尤其第二天30公里的时候,真的是累到极致了,那一刻真的有灵魂出窍的感觉,所有杂念都被清空了,脑袋里只有一件事,沿着前面的脚步走下去!不能停!拒绝救援车辆,一定要自己走完这一程!!!等.后一天再看沙漠,同样的风景又有了不一样的心境,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,提升了我们的心智,也有了新的感悟!是的,创业也是如此,不忘初心,不卑不亢,不疾不徐,不问结果,反而会得到更好的结果。
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同样一千个人在大漠中徒步,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。而几乎所有来过大漠的人,在出发前都经历过自身的抗拒和身边人的质疑,在旅途中也说过多少次“我再也不来了”,但当他们走出大漠后,就都不会再这样说了。
有的老板说:徒步很累,但我却从未感受到如此放松过。
这是抛下一切金钱利润与家务琐事,放下身上的躯壳与面具的解脱感,是征服沙漠,挑战生命的成就感。
同样,任何一个走出大漠的人都会说:如果就我自己,我一定走不出来。
电影《七十七天》中讲的“两个人荒野求生”令人敬畏,但现实中我们不止一两个人,我们是一个团队。尤其在沙漠徒步中,.怕两件事,..走错方向,第二团队分裂。方向错了可以调整,团队分裂了面对的就将是全军覆没。
在公司,老板总在强调训练出自己的狼性团队,而沙海中大家为了一个“走出去活下去”目标,共同前进,不做拖油瓶的精神,不就是我们追寻的狼性精神吗?
所以,来大漠,训练自己的狼群,成为真正的狼性团队。